-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貴州,實地觸摸到了“數字鄉村”的溫度,感受到了鄉村振興中的數字力量。從產業發展,到鄉村治理,“數字鄉村”照亮了多彩貴州新未來,也照見了中國鄉村振興的新模樣。
-
10月28日,記者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主題采訪活動中來到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農特產品集散中心(以下簡稱集散中心)。
-
皂角除了洗衣服還有啥用?在織金縣貓場鎮皂角精加工車間,記者目睹了皂角這種傳統的洗滌作物的蛻變之旅。10月27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主題采訪活動來到織金縣貓場鎮,就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采訪當地的皂角產業發展。在工人的手中,皂角經去殼、取籽、剝皮……一步步變為晶瑩剔透的皂角精(皂角的果肉)。皂角精又名雪蓮子,可食用,中醫認為其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美容養顏等功效。
-
10月27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主題采訪活動來到納雍縣,就鄉村產業發展和東西部協作采訪納雍縣晶煌制衣有限公司。
-
10月27日,記者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中來到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新媒體助力鄉村振興文創產業園,體會到了該縣如何讓手機變成新農具,助力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賦能鄉村振興。
-
10月27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主題采訪活動來到納雍縣化作林場林下經濟產業園。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郭明介紹,“這些菌棒將生長到明年4月,五六月份開始進入紅托竹蓀收獲季節?!?
-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貴州省,在位于貴陽市的貴陽大數據科創城等地,見證了該省奮勇前進在建設大數據產業高地之路上的矯健身姿。
-
10月26日,記者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中來到貴州省黔南州三都縣水族非遺項目體驗中心,感受馬尾繡、水書等水族非遺藝術如何在實現經濟價值的同時,兼顧社會和文化價值。
-
走進朱昌鎮農業科技示范園,集中連片、整齊劃一的冬暖溫室大棚格外氣派。漫步其中,幾名工人正穿梭于立體西紅柿種植架之間忙著整枝。10月26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這里采訪調研。
-
10月26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主題采訪活動來到畢節市七星關區畢節明月工藝美術有限公司采訪發現,該區因地制宜建產業,多措并舉穩就業,創新機制優服務,讓當地群眾過上好日子。
-
10月26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主題采訪活動來到畢節市七星關區,就易地扶貧搬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調研柏楊林街道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
10月25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主題采訪活動來到畢節職業技術學院調研采訪。在“花城有愛?穗畢同心”廣州共青團粵菜師傅(畢節)培訓基地內,同學們正在進行粵菜烹飪制作訓練。
-
小青瓦、白粉墻、石板路……蒙蒙煙雨中,一切顯得那么恬靜,美麗的田園生活令人向往。10月25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遵義市播州區的花茂村。
-
10月25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集體采訪活動,來到貴州省黔南州羅甸縣大小井風景區。這里的水上集市果蔬喜人,布依族鄉親熱情好客,如畫山水間是一番獨特的黔貴風光。
-
10月25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中國辣椒城蝦子鎮的貴州省貴三紅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有序生產,為完成近期的訂單忙碌著。這段時間,恰逢“雙十一”即將到來,該公司各條生產線正加足馬力趕制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
-
“一謝共產黨,翻身把你想,以前我們做牛馬,現在人人把家當;二謝共產黨,吃飯把你想,以前忍饑又挨餓,現在溫飽奔小康……”10月24日下午,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了貴州省湄潭縣興隆鎮龍鳳村。在這個美麗鄉村的小路旁,村民們豎起多塊宣傳牌,寫著《十謝共產黨》的歌詞,把村民致富不忘共產黨的強烈心聲表現得淋漓盡致。
-
雪花紛紛飄落,落在雪山上一名名紅軍戰士身上和他們高擎的紅旗之上。黑暗中,一名女戰士與她的戰友作最后的告別。倒下的戰士們身后,朝陽升起在大地之上,光芒映照著重巒疊嶂,為長征帶來了光明與希望……
-
“推進新型工業化,工業化是核心。按照黔南高新區的特點,我們一個抓高,即高技術、高附加值,一個抓新,即創新、綠色?!?0月24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素有“亞洲磷都”美譽的貴州省福泉市。
-
10月24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集體采訪走進貴安新區華為云數據中心。
-
產業發展遇到瓶頸咋破?不急,有產業導師把脈問診。10月23日,科技日報記者從“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主題采訪情況介紹會上獲悉,為了促進教育鏈與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近年來,貴州先后從高校、科研院所部門選聘了500名產業導師,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
在10月23日召開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主題采訪情況介紹會上,貴州省生態環境廳黨委委員、副廳長苗智會介紹,在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方面,貴州省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和固廢治理、環境風險防控五場戰役,全面推進赤水河流域白酒產業、磷污染、錳污染、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險廢物、工業園區環境治理七個專項攻堅行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鞏固提升。
-
10月23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主題采訪情況介紹會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婁松在會上表示,貴州奮力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加快推進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和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建設,大力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加快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動能。
-
10月16日起,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四川主題采訪團深入成都、德陽、內江等地,探訪四川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著力打造西部地區創新高地的火熱實踐。
-
從原料入庫到電阻印刷、燒結、鐳射切割,從篩選到表面處理、磁選再到測包、成品入庫……很難想象,生產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電阻,要闖過這么多關卡。
-
10月20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四川省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車研發生產基地。
-
10月20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四川主題采訪團來到宜賓李莊古鎮。
-
10月19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位于四川省綿陽市的??松履茉矗ňd陽)電池產業園。
-
10月19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位于四川綿陽的四川華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豐科技”),這一成立于1958年的光電連接器“技術老兵”交出的成績單讓人眼前一亮。
-
豐富、優質的精神文化生活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但由于鄉村文藝人才長期匱乏,優秀的鄉村文化無法得到較好的提煉傳承,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10月19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四川省綿陽市,了解到綿陽市在引進鄉村文藝人才,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方面采取了諸多創新舉措。
-
水稻也能“割完一茬又長一茬”——收割完一季后,讓它再長一茬并再次收獲,實現一季兩收。10月19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四川主題采訪團,來到自貢市富順縣,在當地有悠久種植歷史的“再生稻”正煥發新生。
-
“如果現在要新建一座‘物理’意義上的大學城,難度很大,所以我們打破地域限制,把大學城建在‘云’上?!彼拇ㄊ【d陽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道。
-
10月19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中國(綿陽)科技城創新館。
-
10月19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四川主題采訪團,來到自貢川南新材料化工園區的凱盛(自貢)新能源有限公司。這家西南地區首家、四川省唯一的太陽能光伏封裝材料制造企業,可生產全球最大尺寸和最薄的光伏封裝材料產品。
-
這是10月18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四川主題采訪團在自貢航空產業園鳳鳴通用機場飛行服務站看到的一幕。作為國內最大的高端無人機生產基地,該園區已運營自貢鳳鳴、蘭田兩個通用機場。
-
“因鹽設市”的自貢,市名里的兩個字由“自流井”和“貢井”兩個鹽井名字合稱而來。作為地方傳統民俗,自貢燈會有“天下第一燈”的美譽。
-
“這里是我國內陸規模最大的功率半導體陶瓷基板生產基地,它填補了國內高端功率半導體陶瓷基板技術空白?!?0月18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四川主題采訪團來到內江市的四川富樂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副總經理楊世兵說。
-
10月18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四川德陽“旌秀桂花”智慧農業產業園,這里打造的四川省首個5G無人示范農場,探索丘陵地區農業節本增效新模式。
-
咖啡飄香、白墻碧瓦、桂花綻放……10月18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東湖街道高槐村,看到一幅美麗鄉村新圖景。
-
泥濘的村道變成了水泥硬化路面,隨處可見微田園、微菜園,血橙樹掩映在房前屋后。10月17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四川主題采訪團來到內江市資中縣銀山鎮崗石村馬家院子。
-
10月17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四川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走進這家目前我國唯一的C919發動機檢修基地。
-
10月17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四川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成都桂溪生態公園,這個集海綿城市、多元水景、多樣景觀、市民交流活動和應急避難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綠色平臺,屋頂、路面、停車場等元素彰顯透水的功能。
-
“這里已聚集起人工智能產業關聯企業70余家,數字通信產業關聯企業近300家,工業互聯網企業關聯近50家,入駐企業達到2600家?!?0月17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四川主題采訪團,走進成都成華區龍潭工業機器人產業功能區,區管委會主任張明德說。
-
10月16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四川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四川天府新區興隆湖畔的中信書店成都興隆湖店,這里是成都首座水下書店。
-
“成都科學城規劃面積132平方公里,累計簽約重大項目270余個、總投資超2700億元?!?0月16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四川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天府新區,該區公園城市建設局公園城市推進處副處長高國瀛說。
-
10月16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四川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興義鎮波爾村,當地依托中國農科院先進農業科學技術,建成中國農科院立體農場。
-
近年來,重慶強化“上游意識”,擔當“上游責任”,堅決打好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重點任務攻堅戰,全面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保護好“一江碧水、兩岸青山”。
-
不需要人操作,小巴聰明地避開其他車輛,完成變道、超車等一系列動作。10月12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西部(重慶)科學城,親睹無人駕駛的未來場景。
-
10月9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走進重慶,在為期4天的采訪里深入各地,感受到巴渝大地蓬勃的創新生機。
-
10月12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重慶市璧山區,探訪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千億產業集群。
-
先進數據中心是推動重慶地區數據要素流通的重要平臺,是促進重慶城市發展的數字底座,同時也是落實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的重要舉措。
-
10月12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重慶市西部(重慶)科學城先進數據中心。走進先進數據中心機房內部,記者看到中心冷卻裝置采用了全浸式相變液冷技術,服務器仿佛“泡”在水中。
-
10月12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體驗重慶璧山空中云巴。璧山云巴一號線聯通璧山兩大交通樞紐,起點為成渝高鐵站,終點為璧山地鐵站,線路全長15.4公里,共設15個站。璧山云巴示范線可實現人臉識別,乘客可無感進站。云巴具有四重安全保障,實現最高安全完整性等級(SIL4);云巴的能耗較低,僅為重慶單軌的六分之一。
-
10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重慶汽車整車進口口岸。
-
10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位于巴南的重慶國際生物城。
-
10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位于重慶市九龍區的中鋁集團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10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重慶公路物流基地。
-
10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重慶市永川區。目前該區已全域開放1385公里道路,作為自動駕駛開放測試和示范應用道路,并通過整合接入交巡警、交通運管、市政的數據,推出信號燈智能配時、城市綠波等應用服務,城區交通擁堵程度下降11.3%。
-
10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位于重慶市九龍區的中鋁集團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南鋁)。近年來,西南鋁依托在航空航天材料方面的技術底蘊,在國內率先完成了汽車用高強7000系鋁合金的材料開發和產業化,并根據市場需求,對材料不斷迭代升級,開發出第二、三代具有自主產權的低成本7000系鋁合金材料,目前正在全面市場化推廣。
-
從這里通過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2天到達廣西欽州港;通過中老跨境班列,5天到達老撾萬象南站;通過中老聯運班列6天到達泰國瑪達普站……10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重慶市江津區的小南埡鐵路物流中心。
-
這個位于藤子溝國家濕地公園的小山村,已有30余家知名企業帶動50余戶農戶建成9家餐飲企業,4家民宿,陶藝館、竹藝館等20余家,輻射帶動600余戶農戶平均增收1.1萬元。
-
在重慶市巴南區,坐落著一座規劃面積64平方公里的國際生物城。
-
坐進搭載鴻蒙系統的阿維塔11駕駛座艙,記者就感受到了它的智能化:入座后,座椅會自動調節;駕駛過程中,可以選擇進入智能輔助駕駛模式;到達停車點后,選擇智能泊車模式,車輛就自動倒車入庫,整個過程非常流暢。
-
握著一卷直徑約12厘米的氨綸絲卷,華峰重慶氨綸綜合管理部部長陳召杰說,該企業目前所有生產線的氨綸絲卷繞機每20秒卷繞的氨綸絲,可以繞地球一圈。
-
黃精面條、黃精桃片、黃精茶、黃精果脯……地處武陵山區的華溪村,傳統的黃精在這里做出了新花樣,不僅讓黃精走出了大山,還遠銷海外。
-
近年來,梁平區高度重視雙桂湖生態修復工作,2015年,開始試點建設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并于三年后正式掛牌。10月10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重慶市梁平區,走進這座我國西南地區唯一的國際濕地城市。
-
彭淦是下莊走出去的第一批大學生,現在是重慶市巫山縣竹賢八一愛民小學的一名教師,回到自己家鄉從退休老師手里接過教育火炬,為下莊村教育做奉獻。
-
從過去的手工作坊,到如今擁有1個數字化生產車間、17條自動化生產線、30萬噸原料發酵窖池,可年生產成品22萬噸。10月10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重慶市涪陵榨菜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這里,被譽為“重慶寶貝”的涪陵榨菜正依靠創新激發產業新的發展活力。
-
10月10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重慶下莊村。下莊村位于巫山縣東北部,老下莊村因四周絕壁合圍,世世代代幾乎與世隔絕。為改變下莊村閉塞落后的面貌,1997年,時任下莊村黨支部書記的毛相林帶領108名下莊人,以最原始的方式“摳”出了一條長8公里的出山公路。出山公路修通后,毛相林又帶領村民攻堅克難,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勞務輸出(藍色)、柑橘(橙色)、西瓜(綠色)。2022年,下莊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7萬多元,是修路前的50多倍。
-
群山環抱的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被當地人稱為“井底村”,此前只能通過一條懸崖峭壁上的“天梯” 小路出村,幾乎與世隔絕。
-
10月10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重慶石柱縣橋頭鎮,這里正積極創建重慶市鄉村振興示范鎮、全國“萬企興萬村”示范村、全國工商聯產教融合示范鎮等。
-
10月9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長江干流巫山段。
-
采樣器扔進水中,再提起時里面已經裝滿澄清的長江水,經過分裝、現場檢測記錄,一次長江水質監測采樣工作便完成。巫山縣生態環境監測站副站長魏嵬隨手拿起一瓶剛剛從長江中提取的監測水樣,向記者詳細介紹著長江巫山段水質情況。
-
2022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萬億元。僅今年上半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地區生產總值3.82萬億元、同比增長5.2%。
-
重慶已經構建起“1+10+1000”的汽車產業集群和世界級智能終端產業集群,汽車零部件本地配套化率達70%,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加速成型,今年1-8月,全市新能源汽車占比達14.5%。
-
10月9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重慶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全國第一家跨省域集中管轄相關金融案件的專門法院——成渝金融法院。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成春說,截至9月25日,法院兩個辦公區共受理7731件,結案5434件,標的額243億余元。
-
12年前的重慶市團結村中心站只是一個四等小站,占地面積100畝,員工僅20余人。但2011年在全國率先開行渝新歐班列、2017年率先開行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后,團結村中心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該站已成為全國18個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之一,占地面積擴展至3800畝,員工600余人,年辦理量達70萬標箱?!靶≤囌尽睂崿F“大變身”的背后,是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
在10月9日舉行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重慶主題采訪活動情況介紹會上,重慶市林業局局長曹春華表示,該局在“量”“質”“值”“制”“治”上下功夫,全力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積極為加快推進美麗重慶建設貢獻林業力量。與“十三五”末相比,重慶市林地新增234萬畝、達7026萬畝,森林新增838萬畝、達6800萬畝,森林覆蓋率新增8.74個百分點、達55.04%。
-
為了兌現“一江碧水出巴渝”的莊重承諾,重慶市近年來在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方面不斷發力,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效。
-
10月9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重慶主題采訪活動啟動。
-
這里是重慶,這里是我國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這里是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這里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接點上,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
在稻田邊的水塘中、在賽錫湖里,不時看見有魚兒翻騰,在水面上泛起陣陣漣漪;工作人員把水中的蟹籠拉了上來,蟹籠里的螃蟹干干凈凈,長得很肥,活力滿滿……9月19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了伊犁州察布查爾縣,這里的“海鮮”已經到了豐收時節。
-
超級棉田位于尉犁縣阿西木和田地區,運用農業無人機、農業無人車、遙感無人機、農機自駕儀、系列物聯設備及智慧農業XSAS系統平臺,實施“水肥一體化”管理,完成了3000畝棉田“水肥一體化”設施設備的升級和改造。
-
遼闊無垠的戈壁灘上,一排排藍色的太陽能光伏板整齊劃一地排列著,在燦爛的陽光下熠熠生輝。這里,正是塔克拉瑪干沙漠。一片昔日的“死亡之?!闭谟蜌鈱毑氐幕A上,一步步成為綠電熱土。
-
9月18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了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寧生物),川寧生物副總經理沈云鵬說,公司主要產品為醫藥中間體,總產能超16000噸/年。項目年需使用玉米40萬噸、黃豆20萬噸、煤炭120萬噸,有效帶動當地農副產品種植業的發展和產業鏈上下游數萬人的穩定就業,助力伊犁地區農業經濟振興發展。
-
在9月19日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新疆創錦農牧業有限公司黨總支副書記、副總經理李炯春介紹,華西牛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2022年創錦農牧開始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合作開展選種選育工作,應用我國第一個肉牛全基因組選擇技術平臺,實現傳統育種向現代分子育種技術的升級換代?,F在當地的種牛已經達到2000頭。
-
9月18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了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寧生物),川寧生物副總經理沈云鵬說,廢氣通過“微負壓密閉收集+臭氧氧化+兩級洗滌+分子篩/活性炭吸附濃縮+高溫熱氧化燃燒”集成技術深度凈化處理后,實現了廢氣中主要污染物的“近零”排放。
-
9月12日—19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采訪活動來到新疆喀什、巴州等多地區,真切體會到新疆的能源產業在產業鏈創新發展與推動低碳轉型過程中取得的成果。
-
“這幾年通過中歐班列我們一共出口了大約4億多元人民幣的產品?!痹?月19日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位于伊寧縣紡織產業園的伊犁卓萬服飾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興華介紹,企業2017年底經招商引資從河北保定來到這里,幾年來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
-
9月18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了伊犁老城喀贊其民俗旅游區,作為反映伊犁民俗風情的原生態大型人文景區,喀贊其已成為伊犁的網紅打卡地。
-
9月18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了伊犁州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伊寧園區,該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張斌說,伊犁有豐富的水、煤炭、生物資源,氣候條件優越,空氣質量良好,非常適合生物技術產業、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等產業發展。
-
9月19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了伊犁州伊寧縣紡織產業園。伊寧縣伊東工業園黨工委委員閆春萍說,產業園已成為全疆織機規模最大、帶動就業最多、品牌效應最好的專業織造園區。
-
在9月19日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經南通援疆工作組引薦,從江蘇南通來到新疆的貽程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勝向記者道出了落地新疆的“甜頭”。
-
在9月18日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云鵬表示,“在環保標準持續提升的背景下,小企業生產低附加值基礎藥也要進行高額環保投入,容易導致入不敷出。但大企業生產規模大,存在規模效益,通過不斷優化成本結構,在環保達標的基礎上仍能產生利潤?!?
-
“我們的實踐是‘波特假說’的強有力證明?!痹?月18日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伊犁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云鵬介紹,波特假說認為,合理的環境治理可以刺激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提高生產效率,抵消環境治理成本,長期看可提高行業的技術創新力和市場競爭力。
-
這里不僅僅有享譽中外的秦兵馬俑、全國文旅頂流大唐不夜城,還有激發創新活力的“秦創原”、可以設計大飛機的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90秒下線一輛車的智能裝配車間……這里是以“勇立潮頭,爭當時代弄潮兒”的志向氣魄,奮力譜寫新篇章的陜西!
-
“我們把廢渣中的有害物去除,加入枯草芽孢桿菌再發酵,就能得到一種新型土壤改良劑?!痹?月18日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國家環境保護抗生素菌渣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工程技術中心副總工程師鄧留杰介紹,這是一種“活的”改良劑,能持續分泌生長因子,在刺激植物生長的同時,提升植物鹽堿耐受力、提高植物固氮水平。
-
在9月18日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科技日報記者來到位于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伊寧園區的川寧生物廢水處理車間,川寧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云鵬拿起兩瓶顏色不同的水樣介紹道,褐色瓶子中的是發酵后殘余物中的廢水,含有有機質等對環境不友好的物質,經過處理后就變成這瓶中透明的水,達到飲用標準。
-
據介紹,新疆擁有豐富的減壓渣油、煤焦油、乙烯裂解焦油等劣質重油資源,如何把這些數量巨大的劣質重油清潔高效地轉化成高附加值油品及化學品已成為煤化工、石化企業亟需攻克的關鍵技術難題。
-
“有一類叫無芳烴溶劑油的中間產品,在美妝中就能用到?!?月17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克拉瑪依市先進能源技術創新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曹亞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煤炭、石油的工業產品經過相應的轉化、提純,可以生產出很多高附加值的原材料。
-
如何有效降溫又降低耗能?“我們與上海理工大學的研發團隊合作,采用了一種全新的冷卻方式,這種方法無需將CPU(GPU)等核心組件浸入制冷液中?!痹?月17日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碳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濤向記者展示了已經應用于數據中心的全新液冷系統。
-
科幻中的外太空場景、神仙世界的云霧繚繞、大峽谷大沙漠中的特色地形……影視作品中令人驚嘆的大場面近年來越來越逼真。
-
“昌吉的規上企業總數達到531家,這個數量在全疆處于第一位?!痹?月16日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昌吉回族自治州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玉星介紹,昌吉的產業承載優勢明顯,有國家級園區3個、自治區級園區6個,是全疆唯一各縣市均建有省級以上園區的地州。
-
“轉變一下模式,農戶每年能減少約一半貸款利息?!痹?月16日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九圣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舍亞輝介紹,農戶直接對接銀行,無法靈活選擇貸款時間,一般銀行固定時間打款,打款后就算利息,但農戶并不是放款后一次性全用掉,錢不用時照樣算利息。
-
9月16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九圣禾種業副總裁王文玉介紹,科研團隊與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家共同創立了一個全新的種子檢測指標——“活力”指標,可用10天左右的時間測定一批種子在某一特定環境下的活力情況。
-
“極端天氣是對好種子的‘考試’,也更能彰顯種子的品質?!痹?月16日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九圣禾種業研究院種質資源負責人郭建強介紹,今年,一些地區發生了高溫、干旱等極端天氣,公司主推品種九圣禾2468、郁青392等仍保持穩定產量。
-
9月15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來到昌吉州。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目前,新疆制種面積位居全國第二,其中1/3來自昌吉。昌吉州累計審定農作物新品種303個、登記新品種506個,優質小麥品種推廣率達75%以上。
-
9月15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來到昌吉州九圣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九圣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舍亞輝說,企業搭建了大研發體系,與新疆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引進先進理念和技術,優秀人才和資源,為中國種業市場提供科研產品、服務。
-
9月16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昌吉回族自治州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魏建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除了做良種推薦,推廣員還要隨時回應農戶的技術疑問,通過集中方式系統講解或通過微信群結合當時的天氣、時節等做到即問即答。
-
一條疆電外送“大通道”,從新疆昌吉換流站出發,穿越天山、河西走廊,跨過長江,最終在安徽宣城古泉換流站與華東電網“牽手”,一天可輸送2.4億度電,相當于同時點亮4億盞30瓦的電燈。
-
“十年間,我們園區完成的工業總產值增長了17倍?!?月15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來到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袁偉介紹,準東的經濟總量在全疆9個國家級開發區中排名第一。
-
同樣是特高壓輸電,鐵塔的樣子卻是不同的。一種高高瘦瘦,占地面積較小,一種膀大腰細,占地面積較大?!扒耙环N是直流電鐵塔,后一種是交流電鐵塔?!?月15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國家電網新疆超高壓分公司昌吉換流站黨支部書記高新龍告訴記者,直流架空輸電線只需要兩根(每根指的是一組),作為正負兩極導線,而交流架空輸電線則需要3根。正因為如此,“一架三”的交流鐵塔需要在中間為第三根輸電線預留出足夠的空間,“一架二”的直流鐵塔則不需要。
-
9月15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來到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南露天煤礦,放眼望去,覆壓在煤層上方的剝離物剝離后露出大片平整的煤田。
-
9月15日,記者一行隨高質量調研行集中采訪活動中來到新疆疏勒縣“蔬樂”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
-
9月14日,科技日報記者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來到了伽師縣粵伽新梅產業園,見證了一顆顆小小的紫色果實如何帶動當地民眾增收致富。
-
9月14日,科技日報記者一行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采訪活動來到喀什經濟開發區,了解了當地在鋰電池行業發展中做出的努力。
-
9月13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了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這里成千上萬根銀色的原絲在經歷過300℃的預氧化及850℃和1800℃的低、高溫碳化“錘煉”之后,變成了應用廣泛的新材料。
-
9月14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了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集結中心。烏魯木齊國際陸港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盧山介紹,新疆番茄醬數量多、品質好,在全球市場非常受歡迎,一部分通過中歐班列向西可運抵到意大利那不勒斯、荷蘭鹿特丹等地,一部分往東主要經由天津港銷往北美。
-
9月14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了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項目管理部經理趙玉仙自豪地說:“我們的辣椒收獲機為全國首創,市場占有率達75%;5行及以上玉米收獲機的市場占有率達31%,全國排名第一位?!?
-
“一流企業的輸出不止產品,還有標準?!?月14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中,金風科技公共關系主管王雖愚站在一面專利墻前介紹:藏藍色的是型式認證,淺藍色是發明專利,白色的是國際和國內標準……
-
9月13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情況介紹會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自治區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葛標說,新疆聚焦聚力抓產業、強鏈條,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支撐能力不斷提升。
-
9月13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了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高性能碳纖維項目一期大絲束碳纖維生產車間看到這令人振奮的一幕。
-
“上個月新疆的鋰電池項目已經投產,年產2萬噸的綠氫項目也于今年建成投產?!毙陆S吾爾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程多福在會上表示,1—7月全區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8.6%,高于全國工業投資的平均增速。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焦全喜在會上表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利廳推動新疆水利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取得新進步,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了新增強。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何國慶在會上表示,商務廳立足商務工作“三個重要定位”,聚焦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新疆區位優勢,堅定不移推進對內對外開放,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黃金通道和向西開放橋頭堡。
-
9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王上村。
-
“新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連續7年實現增產?!痹?月13日舉行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情況介紹會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武洪斌介紹,新疆今年夏糧再獲豐收,總產量達701萬噸,比上年增加46萬噸。目前秋糧豐收在望,預計全年的糧食增產200萬噸以上,總產有望突破2000萬噸。
-
9月13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活動召開情況介紹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研室副主任、改革辦副主任張世俊在會上表示,高質量發展關鍵要靠創新。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頂層設計方面,新疆制定了《關于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 推動新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出臺了《新疆科技體制改革攻堅實施意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
9月13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新疆主題采訪情況介紹會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楊永崗說,新疆是我國西北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近年來新疆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助力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
-
9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中國楊凌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創新中心,這里正是陜西省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資源庫所在地,建筑面積約1500平米,包括耕地土壤館、表層樣本庫和剖面樣本庫,全部采用智能化設計,可容納表層樣本50萬個,剖面樣本3000個。
-
9月10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走進“蘋果之鄉”洛川,在延剛果業公司智能分選車間記者看到,一顆顆蘋果不僅要通過果農的“眼選”,還要經得起智能設備的“嚴選”。
-
一顆顆個頭碩大、外表光滑、色澤靚麗的無花果綴滿枝頭,清甜的果香彌漫在空氣中,令人心曠神怡。9月11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楊凌示范區的楊凌菲格莊園。大棚外秋風蕭瑟,秋雨微寒,大棚內卻是溫暖宜人。
-
9月12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榆林的陜煤集團小保當礦業公司。小保當煤礦的一、二號煤礦核定產能分別為2000萬噸/年和1300萬噸/年,在這兩座大煤礦當中,數字化系統已經得到全面應用。
-
9月10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安康市石泉縣經開區富硒食品(預制菜)產業園,探訪預制菜產業如何給地方經濟注入鮮活動力。
-
9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楊凌示范區展廳的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展廳。
-
9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榆林中科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榆林創新院”)。
-
十多年前的南溝村是一個“出行難、娶媳難、干事難”的“三難村”,打個電話都要專門跑到山坡上。9月11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南溝村看到,規?;N植的蘋果園、櫻桃園郁郁蔥蔥,村民的臉上掛滿了笑容。
-
9月8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漢中天漢生態文化公園,只見兩岸綠樹掩映、清水潺潺,仿佛置身畫中。
-
作為陜西乃至西北最大的制瓷窯場,位于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東南部的陳爐古鎮被譽為“東方古陶生產的活化石”。記者日前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這座千年古鎮。
-
9月10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延安革命紀念地,看到土窯洞、歷史建筑、橋兒溝魯藝革命舊址等文保單位保存良好,經過近年的修復和保護利用,革命舊址煥發著新的光彩。
-
在位于石泉縣城關鎮絲銀壩村六組的草池灣田園綜合體,記者看到,荷塘里的荷葉在風中搖曳,學齡兒童徜徉在田間學堂研學,稻田里一株株稻穗彎著腰,村民們喜迎豐收,一派美好景象。
-
9月9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安康市。
-
科技日報記者9月8日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寶雞寶鈦集團,見到了“奮斗者”號載人艙球殼的“真容”!載人艙球殼長啥樣,都攻克了哪些關鍵技術?戳視頻,寶鈦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戰乾帶你一睹為快!
-
北京冬奧會冠軍谷愛凌有一張流傳甚廣的戴虎頭帽的照片。這頂虎頭帽來自陜西西部的千陽縣,它是當地婦女的勞動結晶,也是致富法寶。
-
“別看這小小的棒絲,它是飛機緊固件的關鍵零部件,目前,我們公司已經實現量產,可基本滿足國內需求?!?月9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走進陜西天成航空材料有限公司,該公司總經理車偉介紹說。?
-
依靠高度自動化生產線,每隔90秒就有1輛吉利博越汽車“下線”。在高度智能化的汽車生產車間,這樣的速度已經成為“日?!?。
-
中國電子彩虹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陜西彩色顯像管總廠,它是我國第一家生產彩色顯像管的現代化大型企業。本世紀初,在新技術的沖擊之下,彩虹集團一度陷入困境。然而經歷十余年來的重組和技術革新之后,彩虹集團已經“重放光芒”。
-
9月8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商洛市山陽縣。
-
金秋九月,秦嶺北麓果香四溢。在陜西寶雞眉縣獼猴桃種植基地,一架架獼猴桃枝葉郁郁蔥蔥,飽滿的果實綴滿枝頭,豐收在望。
-
“我們姐妹們通常都會來這里晨練,因為這里空氣特別好、含氧量很高,不僅給了我們一個活動的場地,也給了我們一個退休以后的幸福生活保障?!笔忻裉评τ浾哒f道。
-
9月8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商洛市。
-
9月8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商洛市商州區,在三一綠色建材項目現場,記者看到了一派熱火朝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
9月8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商洛市山陽縣電子信息產業園,現場了解該縣如何做足做好產業文章,打造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新高地。
-
隨著文旅行業的蓬勃發展,我國許多城市都建設了古風古色的“網紅老街”,這些老街往往位于舊城的中心或城關地區,以便利用老城區的文化資源。然而,陜西省寶雞市卻選擇“反其道而行之”,在市區近郊的北坡勝利塬建設了“西府老街”。
-
9月8日,記者從“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商洛情況介紹會上了解到,商洛依靠豐富的秦嶺生態和生物資源,聚力建設特色農業強市。
-
9月8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漢中天漢生態文化公園,看到眾多市民在公園內晨練、參觀、拍攝。
-
“利用我們共同開發的‘秦嶺·翱翔流體力學大模型’,在飛機設計仿真中加入人工智能技術,使得它仿真的效率更高、結果也更準確?!蔽靼参磥砣斯ぶ悄苡嬎阒行氖紫\營官張云鵬告訴記者。
-
9月6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銅川市。在位于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記者看到,這里建成了年產1000萬棒菌棒生產線和年產300萬瓶的香菇醬生產線。
-
鄭金國是浙江臺州人,2021年,他從“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來到陜西漢中,創辦了陜西正駿金果機械有限公司。鄭金國說,漢中土地遼闊,辦企業不再擔心用地問題了,再加上漢中市提供的一系列基礎設施和配套政策,讓他感到“伸得開手腳”。
-
9月7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渭南市大荔縣。記者看到,大荔冬棗使用日光溫室栽培技術及棗園精準施肥專家系統,讓冬棗上市時間從10月中旬提早到5月中下旬,冬棗變“夏棗”,身價倍增,富了一方百姓。
-
9月7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陜西渭南華山牧乳業,了解到一滴新鮮的牛奶,在通過殺菌、發酵、灌裝、檢測、冷鏈運輸后,只用不到24小時就能端上陜西人的餐桌。
-
9月7日,記者從“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渭南市情況介紹會上了解到,渭南市民生福祉改善增進,今年1月至7月,民生支出274億元,占財政支出的82.59%。
-
9月7日,記者從“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渭南情況介紹會上了解到,渭南正在加速形成產業高地。隨著“一帶一路”、西安都市圈建設等政策交織疊加,渭南現有開發區工業園區15個,規上工業企業637戶,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體系正在加快構建。
-
9月6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中,記者來到了位于陜西西安城南的大唐芙蓉園。
-
“銅川是產業轉型示范之城、生態文明之城、文化自信之城?!?月6日,記者從“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銅川情況介紹會上了解到,銅川狠抓生態治理,先后實施了國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等重大示范試點工程,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2022年,生態環境質量位列全省第一、空氣優良天數位居關中地區第一。
-
9月6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了銅川市耀州區馬咀村,看到這里以“歐洲風情小鎮”風格為方向,打造出宜業、宜居、宜游的休閑度假村,成為了全國文明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2022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3094元。
-
9月6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西安市雁塔區未來產業城的西安未來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這里已經建成的設施可以提供每秒30億億次的算力,因此有“西北最強大腦”之稱。
-
仿唐的建筑,璀璨的燈光,古風古韻的演出……陜西西安的大唐不夜城,以其豐富的文旅業態,成為全國人民向往的打卡地。
-
9月6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銅川情況介紹會上,陜西省銅川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勇介紹,銅川市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筑牢高質量發展根基。聚焦“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兩大戰略任務,積極融入全省產業布局,參與產業分工,細化延展產業鏈條,著力打造能源資源、先進制造、特色新興“三大產業集群”。
-
9月5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來到西安大唐不夜城,工作日晚10點的這里依然人頭攢動,景區內上演著“盛唐密盒”“華燈太白”等多種主題演出,許多游客在和身著古裝的演員互動。
-
“西安是機遇之城,也是希望之城?!?月6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西安情況介紹會上,陜西省西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呂來升介紹說,2022年底,西安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是全國第4個“雙中心”城市,對打造國家科技創新大后方,帶動西北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2023年上半年全省財政科技支出64億元,同比增長55.1%;2020年至2022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翻了一番,全國排名由第15位上升到第12位;攻克關鍵技術360項,解決“卡脖子”難題21項,填補國內產業空白22項……戳視頻,看陜西從創新優勢快步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勝勢!
-
9月5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情況活動介紹會上,陜西省發改委副主任溫志剛介紹,今年以來,陜西省扎實開展“三個年”活動,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推動經濟運行穩定恢復、結構向優、動能蓄積。
-
9月5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情況介紹會上,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陳文介紹,陜西省糧食播種面積從2020年實現恢復性增長,牢牢穩定在4500萬畝以上??偖a、單產逐年提升,2022年達到1297.9萬噸、286.7公斤,分別為本世紀最高和歷史最高,去年增量占全國的7.5%,增幅位列全國前10。
-
9月5日,記者從“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活動情況介紹會上獲悉,陜西省堅持把創新作為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累計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20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88戶,24戶企業入選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居西部第一。
-
9月5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情況介紹會上,陜西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王海鵬表示,當前,陜西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活力正在加速釋放。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聯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西安獲批國家“雙中心”(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2022年全省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6萬余家,技術合同交易額突破3000億元、增速連續兩年超過30%,科技大省、教育大省、人才大省的創新優勢正在快步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勝勢。
-
9月5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情況介紹會上,陜西省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王海鵬介紹,當前,富有陜西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藍圖已經繪出。
-
9月5日,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陜西主題采訪情況介紹會上,陜西省科技廳副廳長王軍表示,陜西省近年來全力推進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構建了“熱帶雨林”式的科創生態。
-
9月4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來到綏化慶安縣,當地建設了一座慶安稻作文化生態公園。
-
9月3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雙鴨山市寶清縣翡翠湖礦坑公園,公園中的一池碧水猶如一塊翡翠。
-
“過去,石墨產業化應用發展非常緩慢?,F在情況完全不同,新能源產業對高品質石墨的市場需求旺盛?!?月4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采訪活動走進雙鴨山市墨礫石墨產業園,雙鴨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副主任李召福表示,石墨礦開采利用迎來黃金時代。
-
帶著通體熾熱、帶著火焰尾巴,一列仿佛來自地核深處的微縮“火車”由遠及近。9月4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采訪活動走進位于雙鴨山的黑龍江建龍鋼鐵有限公司無縫鋼管車間,剛剛軋制成形的無縫鋼管呈現亮紅色,在車間冷床上依次排列。從加熱爐出坯、穿孔、軋管到減徑工序、調質熱處理全部自動完成。無縫鋼管此時的反復淬煉是為了挺進更深的油井。
-
9月2日,科技日報記者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的走訪中了解到,佳木斯市支持企業以提升生產能力、提高智能化水平為目的開展技術改造,組成專班深入企業現場指導,幫助企業對照《黑龍江省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政策實施細則》明確改造方向、項目重要節點,并協助企業申請省級政策支持。目前,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生產數字化改造項目等已列入支持名單。
-
黑土地需要適應黑土和高寒氣候條件的種子。數十年來,一大批扎根黑土地的科研人員,默默在基層堅守,培育出多個優質糧食品種。9月3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黑龍江農科院綏化分院,了解這里的育種故事。
-
在9月3日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中,記者看到一種名為“山茄樹”的神奇植物。
-
在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有一片探明儲量為8.71億噸的煤礦,但煤質并不優秀。標準煤的熱值為7000千卡/公斤,它只能達到2000千卡/公斤左右。這種煤就是褐煤。
-
“現在市面上銷售的水稻品種大約有100個,但不都適合佳木斯所在的積溫帶?!?月3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富錦市萬畝高標準水田核心示范區。
-
9月3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富錦市的象嶼金谷農產有限責任公司。這里谷倉林立,平房倉排列整齊。
-
9月3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來到綏化海倫市,發現海倫站不僅致力于大豆品種選育,還在黑土生態研究領域做了長期工作。
-
近些年,石油和煤炭這兩大黑龍江傳統產業變了,創新能力越來越強。在9月初進行的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中,科技日報記者從油田人、煤礦人對數字化轉型的駕輕就熟中,更加深切感受到這些變化的源頭和動力。
-
為了節約工人們的腳程,這家企業在樓房里布置了共享單車。工人可以騎車通過連廊,在八座廠房中穿行。這座規模龐大的“連體建筑”,位于黑龍江綏化的天有為汽車電子產業園。9月3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來到綏化,黑龍江天有為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呂東芳告訴記者,產業園區生產的是汽車儀表及車載智能顯示器。天有為共有總3400多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650名,年均研發經費約7000萬元,是國內汽車液晶組合儀表及汽車智能座艙等產品的領軍企業。
-
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富錦萬畝水稻公園中,人們登上高處就會看到巨大的稻田畫,農業現代化、奪冠逐夢、時代征程等畫作栩栩如生。9月3日,科技日報記者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中了解到,這組稻田畫的種植總面積為12萬平方米,是目前全國最大的3D稻田畫。怎樣才能用水稻作畫呢?怎樣讓稻谷的顏色按照設計師的心愿生長?科技日報記者在現場采訪了相關負責人。
-
“沒有一粒玉米可以完整地離開綏化?!边@是黑龍江省綏化市玉米精深加工的宣傳語。9月3日,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來到綏化市,了解這里快速發展的玉米生物發酵產業。
-
“在我們上馬新項目遇到資金困難時,縣政府很快幫忙協調到了500萬元資金,解決了立項問題?!?月2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佳木斯市樺南縣,黑龍江迪諾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益濱談起政府對企業的幫扶,打開了話匣子。他說,在企業發展的關鍵時期,政府幫一把就會讓企業迎來更大的發展。
-
謀求高質量發展之路,農作物的深加工是擁有“大糧倉”之稱的佳木斯的優勢所在。9月2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佳木斯市樺南縣,全新的農產品精深加工理念令人耳目一新。
-
9月2日,科技日報記者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中遇到一只機械手。
-
8月31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哈爾濱的東北輕合金有限責任公司,這里被譽為“中國鋁鎂加工業的搖籃”,主要生產鋁、鎂及其合金。
-
走進這家生產車間,就能聞到一股濃郁的玉米香味。9月2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齊齊哈爾的北緯四十七度綠色有機食品公司依安工廠,這里是玉米產品的精加工場所。人們在超市貨架上看到的北緯四十七度牌塑封鮮玉米就是在這里生產出來的。
-
9月2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齊齊哈爾富拉爾基區的中國一重有限公司,作為重型機械廠,中國一重的主要職責是為各行各業提供重大成套技術裝備。裝備制造在工業生產當中處于上游位置,因此裝備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被稱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
-
全年溫差高達70攝氏度,最長日照17小時,天然堿性水……9月2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來到齊齊哈爾克東縣,探訪這里依托北緯47°核心奶源地、有機黑土地等優勢打造高質量“奶乳一體產業鏈”的相關情況。
-
9月1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黑龍江主題采訪活動來到為奧運冠軍制造裝備的百凝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