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郝曉明
大連市瓦房店海參產業歷史悠久,是遼參的原產地,被譽為“中國遼參故鄉”。10月22日,遼參產業振興大會暨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海參產業園)開業慶典在瓦房店市舉行。
新建成的瓦房店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海參產業園)位于謝屯鎮沙山村,投資1億元,占地60余畝,建有加工廠房2.5萬平方米、科研辦公樓5000平方米及國家一級標準海參加工生產線7條,日加工能力70萬斤,即食海參生產能力3.5萬斤/每天。同時建有4000平方米冷庫、檢驗檢測中心、預制菜研發中心、苗種培育研發中心、直播銷售中心等,擁有覆蓋全國的遼參冷鏈物流交易市場投放能力。
大連位于北緯39度,是遼參的最佳主產區,也為遼參全產業鏈發展提供了優越條件。大連市海洋發展局局長史明強在開業儀式上表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海參產業園)落成投產是遼參產業發展的里程碑,將對大連、遼寧乃至全國海參產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大連市海洋發展局將積極做好服務,引領大連海參產業高質量發展。
會上,中國海洋湖沼學會棘皮動物分會理事長、大連海洋大學教授常亞青以《遼參產業健康高質量發展的思考》為主題,從遼參產業地位作用,做大做強遼參種業,創新遼參養殖模式和技術,發揮市場引領和品牌效應,全面提升加工、營銷能力和水平等方面,為遼參產業全面振興提出建議。
為推動遼參產業振興,規范行業發展,遼寧省漁業協會、中國漁業協會海參產業分會、遼參集團等12家遼寧省海參相關商會、協會和8家遼參龍頭企業共同發起《推動遼參產業振興倡議書》,從遼參種苗、養殖、加工、品牌四個方面提出了產業振興和行業規范的倡議。
據悉,截至目前,瓦房店市生態海參養殖面積45萬畝,其中圍堰養殖海參面積近20萬畝,淺海底播增養殖面積25萬畝,大小育苗室近4000棟,海參加工企業40余家,有干海參、鹽漬海參、即食海參等10余種產品,帶動從業人員1.2萬余人,全產業鏈產值達60億元,形成了遼參土著育種、生態化養殖、標準化加工、存儲運輸、推廣銷售、科研服務等為一體的全國性海參產業綜合平臺。